2008年4月2日

《德語課 Deutschstunde》也許你不知道……

德語課的圖像
看完《德語課 Deutschstunde》,可以明白這本書為什麼在德國這麼樣地受到推崇與歡迎,因為其反應的不單單只是德國的民族特質,同樣也是戰後的一種反思。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作品,最好是從它的時代背景所衍生的環境下手。




作者描寫的年代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二次大戰後,德國文學便有「戰後文學」的其中一個階段「頹廢文學」的產生,意即早先延續已久的處境,遭到現代化社會重組後的摧毀。海因裏希•伯爾指出,最可怕的在於,現代人對這樣悄然無聲地改變渾然無所覺。有人說,這樣的摧毀是在更早以前,只是同時面對戰敗後的「退」,與現代化的「進」,更讓種種負面的情緒隨之而來,使得當時的文學以帶點諷刺、感慨與悲傷的方式呈現。

西德戰後文學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45年~1949年)即「頹廢文學」,《德語課 Deutschstunde》屬於第三階段(1960年~1970年初),已脫離當時的悲傷,卻有文學政治化的傾向。

事實上,戰爭也影響了許多其他藝術家的表現,例如Joseph Beuys(喬瑟夫•博伊斯)和Pina Bausch(碧娜•鮑許)。


過去很多人一想起德國人,便聯想到納粹、猶太人與世界大戰的往事,所以對於德國人一直抱持著一種不怎麼喜歡的想法。但是對於德國人來說,納粹過去的行徑,他們也不覺得光彩。很多年以前,有次我朋友開玩笑地刻意在德國朋友面前行納粹式敬禮,便被警告不要做那樣的動作。《天使走過人間》一書也曾經提到ㄧ句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希特勒。」如果在當下的是你,你也可能會做同樣的事情。

在《德語課 Deutschstunde》中,傳達得便是ㄧ種對自身民族的矛盾情緒,同時暗示著納粹政權底下扭曲人性的負面意涵。主角西吉的父親是警察,為「履行職責」,沒收好友畫家南森那反政府的作品,甚至在戰爭結束後,仍陷入於「履行職責」的行動中。西吉為保護南森的作品避免遭到毀壞而行竊,如同他父親一樣,遠超乎他必須做的。最後被逮,而開始了對過往記憶的書寫。

透過西吉的筆下的回想中參雜一些幻想,偶爾穿插其他人描寫西吉的文章,人物角色生動地從那一幕幕場景中鮮活地走了出來。西吉個性並不強烈,因為一些原因,引發了偏執的可能,但是在越發極端的行為之下,隱藏著的卻是ㄧ份善良勇敢的心意。那些不了解他的,拿著放大鏡檢視他的所作所為的學者,任意解讀一番之後,都可以成為另外一些陌生的精神疾病,這又是ㄧ個諷刺「知識掌權者」的例子。

另外,「藝術」一詞,在不同的時代皆有不同的意義和重要性。經由禁止畫家南森進行創作一事,也可以瞭解藝術滲透人心的可觀性,所有的思想都隱藏於言語之下,感官的體驗交流中。若說「藝術」單純只為「美感」存在,而沒有其深度內涵,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淘汰,也是必然的事。


即使在這樣資訊化的時代,對於其他的國家,我們所知道的還是很有限,尤其如果使用著我們不熟悉的語言時。作者藉由這樣的敘述,期待被了解的並不只是一個故事。人性本身就存在著很多種可能,只要懂得自省、努力與改變,我們每個人都該擁有允許被包容和被鼓勵的空間。


延伸閱讀:



read more...

《直覺Intuition》利益與良心的天平

直覺的圖像
一開始想要看這本書的動機,很單純的是因為它的書名吸引了我。

這本書並沒有想像中的精采,卻有一些值得拿出來討論的部份。

實驗室這個主體就好像一個社會,其中有很多追求真理的人,也有重視名利的人。不管他們有著什麼樣的個性,他們每個人都是抱著希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

克里夫為了自己過去幾年曾經投入的心血,擔心一切將跟著截止日期的到來而停擺,所以選擇了謊言,抱著「一旦開始,就不打算停止」地一路隱瞞下去。也許是貪婪,也許是習慣性地渴求眾人的矚目,山迪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而讓這場風暴越是爆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都傾向於相信自己想聽到的聲音,所以即使是嚴謹的瑪莉安,實驗室的管理者,也按捺不住潛意識的騷動。抑鬱難伸的若冰起先帶領她揭發真相的,是忌妒,卻到後來因為瑪莉安的丈夫賈可柏有意地引導,逐漸掀起背後所隱瞞的事實。

整個故事蘊含著台面底下流動的複雜人性。其中受到最大責難的是若冰,在整個過程中,飽受許多實驗室其他人員的另眼相對,因為是她開啟了質疑聲浪的大門,讓這個實驗界充斥著懷疑與不安,到最後甚至無法面對曾經一起工作的夥伴。

為什麼追求事實卻讓人如此躊躇?為什麼明明是說出個事實,但在面對夥伴時會感到怯懦?
因為若冰想要得到的,只是一個真相的還原,與自身的清白,而不是看到別人因為這個事實所產生的不幸。

這讓我回想起當初所看到的樂生影片,這件事之中,因為牽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有人做錯了。
【投名狀】裡,正直有情的龐青雲,受到誘惑,殺了自己的義弟趙二虎,他也做錯了。
【血鑽石】裡,為了擺脫苦難的丹尼,為了鑽石,也差點做錯了。

這個世界有太多誘因,一再考驗著我們的良心和對於是非的判斷。

這些犯錯的人,他們是好人嗎?
在其他情況下,也許是,他也許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或好兒子。
迫於無奈或是慾望(有時慾望真是害人不淺),他們做了選擇,會危及他人利益或生存的選擇。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克里夫,山迪,瑪莉安,若冰或是其他人,而我們也都有可能做相同的選擇。但是,不管是面對什麼樣的情形,最重要的,還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良心」是會跟隨自己一輩子的。

read more...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來自阿富汗的故事

追風箏的孩子的圖像

這本小說的背景是在個動亂不安的地區,若沒有過去CNN、National Geographic 或 Discovery頻道的畫面,我們可能很難將情景與現實有所串連。現在的我們,距離戰爭太遙遠,即使有貧富差距或是經濟狀況不景氣的情形,卻也很難想像他們生活上的窘迫,電視畫面早已疲乏了我們的神經,只有再度訴諸文字時,我們才能回歸最原始的想像。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醫師獲頒聯合國首屆人道主義獎,暢銷書《追風箏的孩子》是卡勒德‧胡賽尼先生的處女作,他在書中提醒世人,「每個蒙塵的臉孔後面,都藏有一個靈魂。」

「為你,千千萬萬遍。」故事裡面的哈山這麼說著。

在那樣不平等的階級意識底下,哈山的存在對於多數人而言是卑微的。但是如果不是哈山,這本書的光芒也就消失了。

弱肉強食的時代,我們的時代,很多眼下的一切,漸漸地變得是以「我」為主,他人利益的罔顧是可以被允許的,有如【投名狀】中,龐青雲貪圖自己的權位,把趙二虎犧牲了。也因為這樣,哈山即使曾經遭受阿米爾的背棄,卻始終如一且不顧一切對阿米爾的愛,顯得難能可貴。但是如果把哈山放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可能會說他是某種單純的傻勁。

在那種階級分野明顯的環境裡,男女不平權、種族歧視,也許從小灌輸的階級意識遠超過我們對很多價值的認知,所以我們無法真的以我們的眼光來批判這樣的社會,只是這樣的狀態必然有一些犧牲。哈山把阿米爾放在自己前面,也變得比較理所當然。

我同情阿米爾的處境,因為對於他那嚮往英雄主義的父親來說,他個性上的軟弱,有時候比較像是來自於一個父親欲望延伸底下的瑕疵,可以分等級的貨品,尤其是當他和哈山在一起時。他像是個把手揮舞在空中的孩子,總是張望著父親對他的眷顧,卻什麼也撈不到。

乍看之下,父親滿是英雄的行徑,背後也存在著不為人知的罪孽與謊言。實際上,哪一個人活到一把年紀以後,又沒有一個「自己的故事」的呢?

自從哈山發生那件事以後,善良與寬容的心依舊沒有變質,但是阿米爾卻無法原諒自己和承擔自己的怯懦,因為哈山受到傷害的同時,他自己也覺得受到傷害了,甚至憤恨自己的無能,所以選擇逃避,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很在乎哈山。

這本書的劇情對我來說是可以預測的,而且畢竟是翻譯文學,所以還不至於煽動我太多的情緒,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因為被其中描述的真摯情誼打動或為哈山和他兒子的遭遇感到悲傷。

有時候文學作品會反應出一種社會狀態,相較於那種人人自危的世界,台灣顯得平靜,所以文章中不容易出現:滿街的乞丐、為了生活賣自己義肢的人、動不動就是拿著槍桿的人、暴戾之氣與傷亡。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對外界的資訊是封閉的,有時候看看別的國家出版的電影或其他相關的東西,可以有助於增長自己對其他文化的認識,即使不能深入其內涵,卻也不至於這麼地陌生。

幸福,有時候是比較出來的,對於還落在渴望與滿足於馬斯洛金字塔最低層的國家,我們應該給予的是更多的同理心
這個世界應該要是溫暖的。

最近關於這部小說的電影釋出了,聽說很不錯,原著與電影總是被拿來比較,如果哪天我看了,再來寫感想吧!


相關閱讀:



read more...

【流浪神狗人 God Man Dog】信仰、內在空間與價值的外在表態



三個敘事分支最後匯集成一個主要的故事意念。












分隔線之間是劇情介紹



------------------------------------------------->

首先是手部模特兒青青(蘇慧倫),因為丈夫阿雄(張翰)身為建築師的忙碌而長期冷落了青青與她女兒。從青青檢查瓦斯爐、關窗、收拾東西過分要求整齊等動作可以發現似乎是帶有輕微的強迫症(焦慮症的ㄧ種),阿雄試圖暸解青青的需要,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所以備感挫折。後來寶寶的猝死,讓青青決定寄託信仰於基督教,因而認識一位教友,在嘗試解放自己心靈的過程,差點與教友發生超友誼關係,由於束衣的存在,又把青青拉回現實。


第二個故事是描述一個貧窮的原住民家庭因父親必勇(不浪.尤幹)的酗酒問題,而讓打散打搏擊的女兒Savi(杜曉寒)必須與家人分開,對於父親的憤怒,只有靠打沙包時得以宣洩。這段期間,Savi與另外一個以當美腿模特兒賺錢的女孩同住,原本對於這樣行為有點排斥的Savi,後來被女孩說服一起假藉與男人玩性虐待的遊戲,實際上是拿了錢就跑。Savi的母親則是從不忘記累積所有的抽獎可能,諸如,鋁箔包的截角、泡麵上的廣告等。

第三個故事是喜歡收集神像,且會動手自己修補神像的牛角(高捷),一直努力存錢,想換掉腿上已經不怎麼合用的義肢。後來遇到身下來就無家可歸的阿仙(張洋洋),一個專門收集平安符,總是藏匿於遊覽車下層隨車流浪,凡是有什麼大食客競賽,便利用機會進食的男孩,兩個人便作伴一起同行。

這三個故事的交會,開始於一場為閃避狗而發生的車禍。原本青青與阿雄的爭吵,因為這場事故,拉回了兩人的關係;必勇因為沒看清楚是什麼狀況,沒辦法為自己辯護,而進了警局,幸好最後以「閃避狗」為由,沒有受到處罰,卻為必勇的心中帶來陰影;牛角與阿仙因為這場車禍後來撿到很多水蜜桃。必勇打算自焚的,又因為看到牛角載滿神像的車,而打消念頭。
--------------------------------------->



不管是基督教或佛教,對於【流浪神狗人 God Man Dog】中男男女女的意義,乍看之下,儼然是「希望」的象徵,青青在寶寶猝死後,接受基督教的受洗;無家可歸的阿仙(張洋洋),專門收集平安符;必勇面對酗酒的問題,試圖在祈禱中獲得勇氣。實際上,卻又表現出一種懷疑的態度,因為阿雄母親的迷信,使得青青心中始終有個疙瘩;同樣地,當時必勇如果為了維護這份信仰,很有可能無法離開警局或是沒辦法與家人相聚。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霍爾巴赫說:「人之所以迷信,是由於恐懼;人之所以恐懼,是由於無知。」

關於牛角無端發現的新義肢,他把這樣無法解釋的答案歸於佛祖顯靈;原本帶著油桶打算自焚的必勇,走到半途,遇到牛角那載滿神像、需要加油的車,便認為是老天要他把油交出來。就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人的內心對於不能理解的事情產生衝突,企圖掩飾心中的焦慮時,會產生自我防衛機制,而將事情「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繼而很容易藉由自我暗示之後,強化這樣的想法。

只要是「神」,什麼「神」都無所謂。到底各個宗教對於信徒的意義是什麼,相信現在並不是真的有那麼多人去深究,這不僅要從「為什麼會去選擇一個信仰?」問起,還要考慮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人們對於宗教的看法又是什麼?是否宗教已逐漸流於一種形式?車禍那一刻,擺盪不停的十字架,似乎也在述說著宗教在人心中的疑惑。

宗教對於一些人來說,的確有助於提升心靈的層次,但是並不能成為絕對的答案。從其他研究學的角度來說,宗教多少都帶點曖昧不明或是相互矛盾的成分。過度迷信的結果,對於「神」反而成為一種依賴,就好像嗑藥一樣,沒有神不行,卻忘了「人」本身才是自我的主宰,反而無法尋求內心的寧靜。

【流浪神狗人 God Man Dog】的畫面採用了很多特寫鏡頭,著眼於人物細微的表情變化等細節,讓觀點與內在心思的流轉以更清澈的樣貌存在著,並且在空間的處理上,可以感覺到人心的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和寂寞。

青青身上所穿的束衣,不僅象徵著青青自己極欲擺脫的束縛,也是社會價值對於女性的牽絆。畫面瞬間一跳,同樣具有約束涵義的繫在手指頭上的紅線,卻是甜蜜幸福滋味的相愛約定。

從【流浪神狗人 God Man Dog】的背景音樂可以感受到的是,嘗試在扭曲變調的生活裡苦中作樂的心情。到底「價值」可以用什麼來評斷?為數不少的大型廣告看板上的臉孔、四肢巨幅地呈現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進而延伸出的是,人們對於外貌形象索求的社會認同。「手只是手而已。」手部模特兒青青以菸蒂燙傷自己的手,背上ㄧ道道束衣「折磨」後的傷痕,似乎述說著也許當人們在急於追求他人「價值」的認同時,換來的,並不一定是幸福。

身為美腿模特兒的Savi室友與Savi一起假藉與男人玩性虐待的遊戲,實際上是拿了錢就跑,這部份的表現是荒誕帶些幽默,卻揭示出壓抑的人性底下潛藏的缺口。Savi室友與Savi對金錢的追逐,牛角與阿仙收集神像與平安符,兩者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尤其是牛角對於那殘舊不堪的義肢抱持的懷舊心情,以及願意接納阿仙的那份愛,金錢又豈能換到?

面臨宅配的日益發達,必勇的謀生方式勢必也將跟著轉變。生活的苦澀,不單單只是必勇,連同遣散的外勞、曾經到處流浪的阿仙與阿雄等人都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漫延的痕跡。

回到標題上,【God Man Dog】這幾個字眼,很明顯地,螢幕上中間的Man經過了刻意的縮小,人同時拉扯著這兩個主體,雖然只有人才是真正的主角,卻顯得相對渺小,人倚賴著神,阿雄可以注意到百萬的佛像,卻長期地忽略青青;狗群體間的關係也不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卻有他們的悠閒自在,兩個人生命的犧牲,關注的焦點是百萬的名狗。在這個被物化的世界裡,「人」的價值又該怎麼衡量?

到了尾聲,三個故事的人物都以各自的方式獲得幸福,原本帶點殘缺的心,都漸漸被填滿了。故事雖是三線發展,卻不紊亂,在龐雜的社會環境裡,展現小小的溫馨與關懷式地批判,雖含蓄卻引人入味。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read more...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4月3週又2天】羅馬尼亞的胚胎劊子手




為了這部片,特地以【地下孩童Children Underground】羅馬尼亞的孩童紀事作為前身,來做適當地延伸。









女大學生嘉碧塔因為懷孕需要墮胎,室友歐蒂莉亞幫她安排旅館,為了完成這項交易,而付出自己事先沒想過的肉體交易條件。


而從嘉碧塔走出室外、打開水龍頭等動作,也可以看出嘉碧塔是懷抱著焦慮與內匛看待整件事情的。中間矛盾地呈現墮胎人的人格,對自己母親是聲聲地關切,對外人又是不留情地要獲取自己覺得應得卻不道德的收穫。



歐蒂莉亞雖然表面上很平靜,卻可以從她的雙眼、背影、言行間可以看見她心中努力地替自己的犧牲平復複雜又哀傷的心情。到了歐蒂莉亞早已約好的男友家裡,男友關心的,不是從不遲到的歐蒂莉亞為什麼遲到了,而是有沒有帶花做為他母親的生日禮物,用餐間,還明顯地感受客人到對於女人和個人地位的貶抑,用餐後,男友逃避「如果我懷孕了,怎麼辦?」的話題,更是加深了歐蒂莉亞的失望。相襯於身邊人看起來自私的行徑,更顯得歐蒂莉亞付出的不值。

同樣這部片也是類似【地下孩童Children Undreground】的描述方式,完全沒有音樂。且挾帶大量的對話與靜默的片刻,手持式的長鏡頭不斷地跟隨著對象的身軀穩定地移動。【4 months, 3 weeks & 2 days】色調是很黯淡帶些灰濛濛的鬱悶,尤其到了後半段,歐蒂莉亞半夜棄嬰徒步行走於各種人聲、動物鳴叫聲、歐蒂莉亞的喘息聲之間,那樣的氣氛透露著一種無法擺脫的窒息感,總是在期待是否會發生什麼事情。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展現出女性的控訴,以及對於當時社會政策的不滿。
根據羅馬尼亞的歷史墮胎數據在1990年時,墮胎率直線上漲到75.9%,成為歐洲最高墮胎率的國家,即使數字已經在下降,人口數量依舊是羅馬尼亞一個嚴重的問題。【4 months, 3 weeks & 2 days】背景設定於1987年,爆發革命的前兩年,1980年代時,主要食物是限量供應的,除非是以高額獲取的黑市交易,不時地還必須承受沒水、沒電、沒暖氣的日子(羅馬尼亞平均氣溫1月為1至7℃,7月為16至23℃)。除此之外,在醫療照顧方面,呈現明顯的城鄉差距和社會地位意識的偏差,例如,提供醫療員工金錢、食物、香煙等的需求是很正常的,受到的待遇也會因此不同。直到現在,羅馬尼亞的醫療水準仍不及其他歐洲國家的水準,有部份是認為醫療設備的缺乏,也有部份是認為醫療系統的腐敗。

對於「墮胎」的合法與否和時效性,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意見,尤其在西方社會牽扯到宗教因素,更是引起諸多的爭議。生育率、墮胎率等代表的數字是會說話的,從「為什麼要墮胎?」、「為什麼不避孕?」、「為什麼避孕了,還是懷孕?」、「人口成長太多太少會如何?」等問題,都潛藏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知識貧乏、犯罪率有很多的關係。

無論如何,墮胎的禁止並非根本的解決之道,因為「墮胎」底下牽扯著太多的考量,可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無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墮胎的人未必不是在審慎的考量下所決定的。為了墮胎,女性在手術期間是可能會有生命或是手術後的危險,甚至連帶著墮胎後症候群的(預估將近有70%的墮胎婦女於墮胎之後,陷入心理上與精神上承受高度壓力的高危險群狀態之中。),但是墮胎總是伴隨著譴責,尤其是針對女性,畢竟駝著球的永遠都是女性。

而在羅馬提亞這一連串的禁止墮胎制度底下,墮胎的行為不可避免地在暗地間進行著,反而因為沒有安全的保障,造成了多數女人生命的犧牲。

這是15年前導演從身邊的朋友所聽到的一個故事,某人親戚的男朋友在他們訂婚以後離開她,讓她決定了墮胎。從來沒想過會做成ㄧ部電影,直到後來發現那個時代背景的嬰兒潮現象。不過,他的本意只是陳述一個故事,剩下的,就交由人們自行解讀。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地下孩童Children Underground】羅馬尼亞的孩童紀事


在1966年時,羅馬尼亞最高領導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為了增加羅馬尼亞的人口,以提高勞工數量,禁止避孕、墮胎、性教育,且不鼓勵離婚。他甚至還說,任何不想擁有小孩的人,都是拋棄國家持續原則的背棄者。導致生育率幾乎呈現雙倍成長,上千個孤兒、殘障、被遺棄的孩童因而流落街頭,至今依舊可以發現他們處在一個很可怕的環境。

【Children Underground】這部紀錄片很寫實地呈現位於羅馬尼亞首都Bucharest(布加勒)地下道的孩童生活。孩童主要有五個,年齡介於8歲到16歲,他們在紙板上就寢,取得生活物資的方式,若不是付出勞力,便是乞討、偷竊,甚至多數人會經常性地吸取Aurolac,ㄧ種便宜的罐裝有毒顏料,藉以在這樣困難的處境來麻痺自己。






片中的女孩如果沒有告知性別,真的會誤以為是個男孩,這對Christina(其中一個孩童,16歲)來說,是ㄧ種保護色,避免受到別人的欺侮,有時候也可能是為了地盤,這樣的事情可能經常發生,她等於是那ㄧ群孩子的大姐大。 “The fist is what matters.(拳頭才是ㄧ切。)”







片中小孩離家出走的理由,因為家裡過於貧窮負擔不起,Ana(10歲)帶著她的弟弟Marian(8歲),也有自孤兒院出走的,因為受不了被挨打,衣服被撕碎等窘境,甚至有的還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父母。







其中有一個孩子叫Mihai(12歲),看起來一臉聰明樣的稚嫩臉蛋,說起話來簡直就是個小大人,喜歡自然科學與讀詩,想要接受教育,在談到自己家裡的時候,神情有種無法掩飾的憂傷。當Ana指責Mihai帶她帶錯路時,Mihai在手上畫出一道道血痕,即使是路人的阻止也無法平復他的心情。




【Children Underground】分兩次拍攝,第二次是一年後,Ana回家了,Marian被收容至私人的家扶中心,Mihai原本不偷竊的,後來一段時間曾經因為另外一群少年的威脅去行竊,還差點被那些人打到陷入昏迷,因而送到家扶中心,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Christina和Macarena(原本14歲)還是以街頭與破舊建築為家。

拍攝【Children Underground】的人是美國人,對於拍攝這樣的舉動,那些孩童與社工人員希望這些事情透過鏡頭呈現給世界,但引發路人或一些當地人的不滿, “Fix the problems in your own country, don't you have problems in your own country, why do you have to come here?(去收拾你們自己國家的問題!難道你們國家沒有問題嗎?為什麼要來這裡?)”

「電影」最高明的是,以「娛樂」的形式,讓觀眾不知不覺的獲得與接受訊息。關於羅馬尼亞,我們可以說是幾近一無所知。印象只停留在過去歷史或地理課本上很粗淺的介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是必然的,看到他國的問題,也許我們可以想想我們能做些什麼,有能力的,就出手援助,甚至也可以藉著問題來檢討自身的問題,同理,換到個人也是一樣的,「樂生」也是如此。

羅馬尼亞現在仍舊算是個落後的國家,政府的政策一旦錯誤,便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彌補。最近還有一則新聞報導關於羅馬尼亞嚴重的勞工外移情形,詳情請見此【父母向錢衝 東歐孩童盼不到親情】

整部片幾乎沒有音樂,但,孩童的哭喊、被踢打、訴說著夢想的純真眼神、對未來以不抱期待的無奈、敘述自己過去的遭遇、惡劣的生活環境等畫面已足以讓人在心中漾起一陣陣波瀾。這是比憐憫還多一些的悲傷、沉重與震撼。

【Children Underground】在台灣並沒有什麼相關的討論,卻是一個反映社會現實的好片,非常感謝不飛的推薦。


延伸閱讀:

read more...

【卡特教頭 Coach Carter】一個光明的時刻

這部片是我之前一直很想介紹的片子。

Richmond 高中籃球隊員原本只是沒紀律、沒團隊默契、自以為是的ㄧ群人,而自從卡特教頭的來到,為籃球隊豎立一些新準則之後,整個團隊風氣開始改變,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很多青少年問題。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
We ask ourselves,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geous, talented, and fabulous? Actually, who are you not to be? You are a child of God.
Your playing small doesn't serve the world.
There's nothing enlightened about shrinking
so that other people won't feel insecure around you.
We are all meant to shine, as children do.
We are born to make manifest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within us.
It's not just in some of us, it's in everyone.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
our presence automatically liberates others.”

(「我們最深的恐懼,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
我們最深的恐懼,是我們清楚知道,我們擁有超乎自己想像的能力!
因此,我們害怕的是,當我們會變得更好時,
就不能在如往常般躲在黑暗、舒服的一隅。
但是,畏縮並不能幫助我們改變命運,
隱藏自己內在的潛能,也不會讓你身邊的人更有安全感。
我們每個人都是耀眼的,就像初生的嬰兒,對著世界充滿著無比希望!
這不只是某些人,而是『每一個人』!
當我們讓自己發光發熱時,我們自然而然、不知不覺中影響到身邊所有的人!
讓他們也跟著我們這麼做,當我們從恐懼中釋放出來,我們也自然釋放了所有人。」)
以上Nelson Mandela總統發表於1994年就職典禮的演講,出自Marianne Williamson

以上的這段話是精華所在,可以說是讓人熱血沸騰!

因為曾經身為一個運動員,所以了解一個好的教練所帶來的影響。這個教練交給他們的是,ㄧ種態度,ㄧ種精神,而這正是他們所缺乏的。也同樣經常是很多運動員有可能會犯的錯誤。

“The losing stops now. Starting today, you will play like winners, act like winners, and most importantly, you will be winners.” (失敗從此停止了。從現在起,你們會像贏家一樣打球,行為舉止像個贏家,最重要的是,你們將會是贏家。)

“What gives you the right to taint the game that I love with trash talk and taunting?” (到底是憑什麼來讓你們以挑釁的言語和髒話來玷汙我所喜愛的比賽?)

“Coach, we won the tournament. We undefeated. I mean, ain’t that what you wanted? Winner?” (教練,我們贏了比賽。戰無不勝。我的意思是,這不就是你要的嗎?當個贏家?)
輸贏的「結果」,是否真的是最重要的呢?關於這點,我相信片尾給了一點提示。

關於校長只顧及眼前所需要擔心的事,對學生的前途不抱希望,而教練與學生實際站一陣線,為他們往後的日子著想,這一事實是令人感動的。

同時好的教練也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給予精神喊話,當運動員在士氣低迷的時候,教練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可以成為左右輸贏的關鍵,如果連教練都認為他們是輸家,運動員可能也很難再給予自己肯定了,而比賽期間內,短時間的影響都是會立即反應到比賽中的。

這部片的重點在於這位教練所帶來的激勵人心的部份,所以除了顯現教練是如何的不同,有個怎麼樣的特質以外,有趣的是,他的指導方式,也許有些人會說看起來有些自命不凡,但是特別的情形要用特別的方式,只要能達到不錯的效果,都不該否認他的正面意義。

教育與運動不該是完全分開來談的事情,雖然有時運動員為了保持體力又必須兼顧學業會比較困難,但是運動在求學經驗裡是有幫助的,不僅是為了健康而已。

不過,對於很多藏在黑暗角落而不該被漠視的殘酷問題,例如,槍枝、毒品、坐牢等,確實有些輕描帶寫。

Timo本身的生活便是ㄧ種掙扎,努力地在爭取一點自身的尊嚴,很慶幸地是,命運將他導向正途,但是,實際的情形是,很多人在類似他那樣的環境,原生家庭的不美滿,窘困的生活狀況,還並不一定有他的機會,而那個未婚懷孕的孩子亦同,其他人可能頂多也是選擇墮胎,兩個人就佌分道揚鑣,或是當個小爸爸、小媽媽,犧牲自己的學業,為尿布奶粉一事所苦。




Timo (其中一個籃球隊員)在把金錢交給一個看似專做地下交易的人時,背景音樂為ㄧ美國影集 "Prison Break” 的音樂 “Locked Up”,隱含犯罪與帶點絕望的意思。另外當Coach Carter面對群眾指責時,獨自一人在體育館,腳下踩著籃球,望著牆上掛著過去的最佳紀錄,那首歌為 “Let The Drummer Kick”同時美國影集“CSI: Miami” 的音樂,歌聲字句間唱出對於一切的無奈與落寞的心聲(非常好聽,有興趣可以自行去you tube找來廳)。片尾則是 Faith Evans 的 “Hope”,表現這一轉折也還是有無限的希望(同樣也是很好聽的)。

老實說,如果是幾年前來看這部片,我一定會覺得這部片簡直好得無話可說,可是,現在我卻發現有一些必須質疑的部份。這部片所散佈的訊息是,孩子必須上大學爭取更好的生存機會,而家長與學校最初只是短視近利地希望教練專注讓孩子贏球就好了。

我贊同「知識就是力量」的說法,同時也必須反問:「是否上大學真的就能解決他們生活上的處境?」這樣有些許矛盾的假設存在於當他們所進入的領域與當初所學的不同時。如果就讀大學沒有積極的實質目的,那也只是消極的為搏「文憑」而存在。

卡特教頭實際上是ㄧ個不怎麼尋常的例子,因為很少人會為了他真正認為「對的事」,犧牲自己的飯碗,與多數人對立,特別是處在一個不怎麼安全的社區裡,這已經不單單只是信念的堅定,其中還看見了一份過於常人的勇氣。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read more...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虛實人生

這部片讓我聯想到【艾德私人頻道 ED TV】中那種沒有隱私的生活,以及喬治歐威爾所著的《一九八四(1984)》,所作所為皆在政府的嚴格監控之下,以防思想叛亂的可能。


因為厭倦了虛假,期望能看到真實的人,真實的生活,但是相對諷刺的是,除了主角本身以外,其他的也都是ㄧ片謊言,所有的生活都是計畫好的,包括主角父親的死,身邊人的對話與行為,甚至是大自然的景觀變化。

有一個比較容易被人忽視的地方是,結婚照片上,新娘的食指與中指交叉,ㄧ種說謊的表現。另外,楚門的職業,保險業的本身就是對生命的諷刺。本片的黑色幽默,讓人看了以後無法忘懷,因為即使是詮釋得輕鬆愉快,背後所隱含的意義卻帶著一些悲傷。

楚門的世界就像是白老鼠的實驗室,楚門是白老鼠,而節目設計人同時是總監,名為Christof,意即上帝。雖然人是不可完全預知的,但是若能大致掌握人性某種可遵循的規則,製造人們心底潛藏的恐懼,也不無可能,例如,楚門怕水的理由是在於小時父親被海洋吞沒的影響。很多人延伸地提到了媒體的力量,所以我們對於所接受的資訊,更要謹慎地做出判斷與選擇。

在一個完全受到掌控的狀態下,每天都像例行公式,週而復始地循環,生活也是相對穩定的,這樣又有什麼不好?我想,人還是期望日子有些新鮮感的,生活的未知雖然容易讓人恐懼或不安,但同時也賦予了人們希望,更別說小時候想當個冒險家的楚門,總是有那麼一丁點的企盼冒險所帶來的刺激感。挑戰,通常是在面對比自己無形或有形的力量強大時使用的一詞。而生活的一點挑戰是必須的,如此才足以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點色彩。

「他們都只是演員。」演巴士司機的不會開船,同樣地,電影也只是故事,目的是達到一種戲劇效果,以及許多人類所夢想企及的境界。

從楚門發現他的世界只是ㄧ連串的戲劇,也就等於開始了他自我追逐的過程,所有遇到的阻撓,包括人群努力維持的表象、小船最後撞到的牆壁,都是表達自我實現所遇到的障礙。

片尾時,楚門決定是否要邁向一個未知的世界時,Christof對他說「但在我的世界,你什麼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這段的開始,就像多數父母與孩子間的對話。
「為了以防我之後看不到你,先跟你說聲『早安』、『午安』與『晚安』。」
還有什麼能比這句話更能表現友善的問候與自我人生的追逐呢?

如果你是楚門,是否會做同樣的決定呢?有時當人們真的有機會做抉擇時,不一定期望被賦予那樣的權力,習慣有時會成為一種約束,拘泥我們的思考模式,讓選擇更需要勇氣的加持。

父母為了保護孩子,而經常不敢放手讓孩子盡情地飛,孰不知若沒有勇敢地翱翔,又豈能發現自己的天空?

為了表達一種窺看的視角,這部片裡很多鏡頭所捕捉的影像是有趣的。不僅是如此,還刻意加了很多過於明顯的置入性行銷,讓整齣鬧劇顯得更為荒唐可笑。從佈景、劇情、對話、到小細節的安排,都是發人深省的,對於某些意識形態的產生,可以堪稱為一代表作之一,即使在多年以後,想必很多人也還是會記得「楚門的世界」。


相關閱讀:


read more...

【紀錄樂生】我們的關懷能做些什麼?

樂生院這個話題已經被炒得火熱,相信一定很多人聽過。可是,要不是因為有認識的人關注這件事,我想我也不會真的去刻意了解這件事情。

樂生院裡住著一群痲瘋病人。很小的時候,因為一本小說(好像是福爾摩斯的樣子),其中提到了痲瘋病人,每個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到底會不會傳染我不知道,只是有個印象就是痲瘋病人看起來很恐怖,而且感覺是個很古早的疾病。

看到了這部紀錄片,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畫面與對白,我才知道,原來,台灣真的有這樣的人。。


你是否可以想像自己的四肢或是顏面因為神經受損而扭曲變形,甚至必須慘遭截肢的命運?

「怪我的落土時,碰到壞八字;人家是好命子,我住在樂生院。」簡單的歌謠,卻唱出了一種無奈。

在過去的年代,痲瘋病人是必須要集中禁閉的。
「我們同一部車來的那個,我跟他講:『南部風聲說,來了,會給你毒死。』我會怕,『朋友,你若想走,要帶我ㄧ起走喔!』」一個已經部份截肢的痲瘋病人說道。

「我20歲來的,剛來時很傷心,到晚上都會傷心的流眼淚,從來沒有離開過家,在家裡的時候,突然給我們載到這裡來,很傷心,會想,想故鄉。」

許多人在一開始到樂生院時,都感到很絕望,而我們,20歲的時候又在做什麼?

「我來的時候還很多人,到處有人上吊,神經痛痛到受不了,整個晚上都睡不著,又不是一天兩天,有時後一個禮拜都不能睡,你受得了嗎?」

「我的辛苦,外面的人看不到,我自己才知道,我本人才知道,辛酸,講起來心很酸啊!很痛苦……,真的,我真的會怕,到時候老了怎麼辦?像我這兩天生病,醫生都不來看病,院長也不太理我們……」

這部紀錄片中的很多人都是很年輕的時候就去到那裡,大部分都是終其一生過著孤單的生活。即使是四肢上的殘缺,他們很多生活上的瑣事,多半還是自己來。究竟,他們是抱著什麼信念在過日子呢?

因為捷運計畫,而面臨拆遷的樂生院,喚起了很多次的抗爭運動。
總是在新聞上目睹很多抗議遊行的我們,本來早該視覺麻痺了,可是不明白是什麼原因,也許是鏡頭取得如此靠近,警察與群眾之間的拉扯,他們的呼喊是如此讓人感傷,尤其上那些民眾被抓進警車的時候……。

如果,今天這些麻瘋病人或是上街遊行被抓的人是你的親屬之ㄧ,又會是什麼樣的切身感受?

因為來不及搬遷,很多東西都被埋掉的一個老痲瘋病人說:「這世界上很多東西可以用錢買到,有一樣東西你看起來不值錢,那是一種紀念品,你知道嗎?」

這部紀錄片收錄了兩個短篇的作品,【樂生活】與【樂生劫運】,【樂生活】還獲得許多大獎,不過,不管是哪一篇,都是那麼地觸動人心。

在政府與民間的角力過程中,民間為了達到政策修改的目的,越演越烈的社會運動,讓政府難免變得難堪,但是在層層權力的運作底下,又有多少聲音被埋沒呢?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需要被關懷的角落,而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部分圖片截自影片

read more...

【贖罪Atonement】 該是什麼樣的罪孽?

贖罪
贖罪 原著推薦


一年多前,曾經因為【贖罪】本身的書名,讓我想起Robbie Williams 的 “Make me pure”這首歌,而讓我有幸拜讀這本小說。如今這部片上映了,更是讓我百般地好奇電影到底可以製作到什麼程度。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的很多人事物都是互相牽扯的,或多或少的,我們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周遭的人。但是,有時候太多的介入,反而成為一種不當的干預,破壞事情的自然發展。

印象中,小說的陳述方式是以不同的時間融入各個角色,讓故事變得更加完整,而電影也是,大致上已經掌握了小說的全貌與精髓,不過,在一小部份情節上,因為電影的倒敘手法,容易使得故事顯得有些破碎。


我最欣賞這部片的地方在於它的奏與色彩,尤其是配樂部分,由背景的打字聲貫串整部片以外,有一幕羅比•泰納 (Robbie Turner)把信件給白昂妮•塔利斯 (Briony Tallis),期望她交付西希莉雅•塔利斯 (Cecilia Tallis)時,從小女孩開始奔跑、羅比轉頭、音樂停頓到拆開信封那一刻,還有Briony在醫院穿過長廊,燈光隨之亮起,種種的音樂步調都是經典的詮釋,與故事融合的恰到好處。另外,它的顏色表現也很生動,不僅唯美,也呈現了一種時代的古典情懷。


之前我有注意過它幕後製作的一些片段,關於選角,他們刻意為三個不同階段的白昂妮找了三個不同的人,可真是煞費苦心。
有一幕戰爭在海灘長鏡頭的拍攝,一開始我覺得很冗長多餘,可是後來發現它以別出心裁的藝術形式描寫戰爭的殘酷、泯滅人性,旋轉木馬與摩天輪的怪異存在、和平的歌聲,都加強對比了戰火綿延的哀愁氣氛與人們對戰爭的無奈。

“Come back, come back to me.”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這些話語的重複,除了強調他們彼此相愛的堅定與決心,加深Briony心底的罪孽,更使得最後的結語讓人動容。

“Strangely enough, it would be just as accurate to call it my first novel.”(聽起來很奇怪,但確切的說,這應該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每個人寫小說的目的不同,這個華髮班白的女人是為了希望能在逝去以前釋放自己,可見她終其一生都被無法彌補的過錯所困擾。

是什麼釀造了【贖罪】裡讓人深感內疚的遺憾?是心中的渴望、妒嫉與無知,讓漫天的想像遮蔽了所目擊的真實。相較於許多其他不同的影片來說,它的結局令有一番味道,不到最後一幕,是無法完整摸清整個故事內容的。


延伸閱讀:


read more...

【死亡筆記本Death Note 1.】社會價值的另類訴語

因應過年會在除夕播放的第二集,而寫的第一集心得,因為內容涉及謀殺,而且它的角度是站在一個法律與道德的模糊地帶,所以一開始在社會上便引起廣泛的爭議與討論。很多人最關心的是,如果他們手上也有一本死亡筆記本,自己會下什麼樣的判斷。

這部片對社會本身其實含有很多的諷刺,首先便是法律的制裁與社會正義的定奪,有時並非站在同一邊的,即使在這樣看似平等的社會,卻可以因為很多法律的漏洞、金錢的推磨,使得許多小人物成為弱勢的一群。


再來的一點是,為什麼死亡筆記本選定的兩位主角都是年輕人,而不是專業人士或是有一定年齡的成熟族群?而且L的妝和形象還是有點頹廢,總是抓著零食吃,卻又看起來有點營養不良?如果L在一開始還沒做出很精闢的推斷前就出現,是否又能獲得眾人的信服呢?

在這年頭裡,年齡或外在表象的東西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態度,這部片刻意反其道而行,L就是要年輕!就是要不要顧身材地大把大把地將垃圾食品送進嘴裡!就是要穿著隨便!就是要機智地勝過那群飽讀法律的專業人士!

法律有時也許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命,但是整個過程對L來說,只是一場遊戲,對於那些玩弄法律的高級罪犯,又何嘗不是?

另外一點,片中的死神流克慾望很單純,純粹是用別人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的生命,相對於人類而言,尤其是夜神月最後無止盡蔓延的欲望,反而顯得人類的自私與可怕。

「互相說自己是正義,卻互相殘殺,人類真有意思。」這是死神針對夜神月與L之間的爭鬥所下的一個結語,卻一語道盡很多人類世界的紛擾。

「權力使人腐化」,曾有人這麼說過,也許這有一半的真實。

其實這部片的片頭當初給我的感覺是搞笑片,可能是因為每個人的死狀配上背後的音效,都顯得格外唐突。死神愛吃蘋果這點,我也覺得很有趣,畢竟蘋果是健康食品,而且雖然是死神,表現出來的卻像是一個孩童般的心靈,讓人看久了也不會覺得畏懼。

不用去斷定別人的生死,沒有伴隨而來的苦惱與恐懼,我想我是幸福的。


延伸閱讀:


read more...

2008年3月30日

【Night At The Museum 博物館驚魂夜】

小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曾幻想過:自己獨自一人待在博物館裡,與陳列物共處一室?

賴瑞原本只是個在等待著機會去完成他的夢想的人,就像多數的人一樣,但是為了兒子,決定姑且找一份穩定的博物館警衛工作,誰知道卻帶來如此多的「驚喜」,這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本該就是個驚喜。
羅斯福和賴瑞的對話,總是出現一些很富哲理的內容:「人必須要依靠自己才能活得精采,
人必須要從自身找答案。」、「有些人天生偉大,有些人需要後天琢磨。」和「萬里之行始於足下。」這些話都很適合用來鼓勵在生活上遇到挫折的人或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
最後,當賴瑞在尋求羅斯福協助的時候,羅斯福還說了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我是用蠟做的,你是用什麼做的?」雖然聽起來有點諷刺的意味,但是同時也是希望人們不要妄自菲薄。

這部片我覺得使用了很多轉喻的手法,例如,山頂洞人使用打火機,而讓自己著火,象徵著當人類使用著自己不懂的科技時,就容易帶來災難。還有心理與視覺上的誇張對比,例如,恐龍的龐大身軀底下有著弱小的心靈。

除了加上一些天馬行空的幻想以外,還融合了一些小說與電影的橋段,像是「侏儸紀公園」、「格列佛遊記」等。同時它也反映了一個現實,博物館在平日的時候,多半是冷清的,沒有太多人過問的。因為博物館裡展示的東西多半與自己的生活沒有牽連,有時願意去參觀的目的,是因為它的話題性,而非裡面的內容,所以瀏覽的時候,也像在走馬看花。稱「博物館管理員」為「值得尊敬的那位」,也象徵著陳列物保存的不易與博物館經營的難處。

但是博物館裡面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不重要嗎?
美麗的博物館導覽員引述羅斯福總統的想法:他認為越了解歷史,就越能適應未來。
人都是由經驗學習而來的,過去的經驗可以避免一再地重蹈覆轍,所以經驗很重要。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小部份,就是前任管理員所給的指導手冊。當我們一開始被賦予一項新的工作時,前面的人可能會傳承一些聽起來微不足道的經驗,有些人可能就會把那些經驗當做耳邊風,直到遇到狀況的時候,才開始著急著努力回想之前聽到的是什麼,但是指導手冊就是「指導」手冊,它也許能幫助你進入狀況,但是很多事情還是需要隨機應變,有時候自己努力開創的結果,可能還會比原本的守則更好。

也許很多人看了這部片以後,只是單純地認為這是搞笑片,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讓人再去思索與重視博物館價值的好機會,也希望大家看到這部片的時候,能夠更用心地去體會別人想要表達的意思(Try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相關閱讀:


read more...

隨機文章

Powered by Stuff-a-Blog

標籤雲 Tag Cloud

Powered By Blogger
Clicky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