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年6月6日

置頂公告與留言板---給初次見面的各位

這裡是留言板!!!


先在此說明我如何分類

外國文學:我所讀過的外國文學作品心得

影像解讀---地方紀錄:所閱覽的電影含有地方色彩,述說的畫面在某一國土上可能有時代性,或是重要事件的存在。

影像解讀---激勵人心:正如上面四字所言,為勵志類電影。

影像解讀---社會顯像:與影像解讀---地方紀錄有所區別的是,並沒有明顯重要事件的存在,但卻表達了社會目前的狀態。

影像解讀---視聽饗宴:在視覺與聽覺上,明顯表現突出的電影。

影像解讀---跳脫現實:電影內容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只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中。

公告與留言板:任何相關訊息,包括類別增修刪減,將於這ㄧ類別公告,如有需要進行悄悄話留言,因為有留言管理,您的訊息將在我看過以後,才進行動作,只要告知ㄧ聲,便不放上來了。

我的文章聲明【網摘、連結、引用、不轉載】,如有特別用途,須先行讓我知道,非常感謝您的合作。

如果你很喜歡我的哪一篇文章,也不妨讓我知道,或是在文章下方的四個圖上投我一票,我會以感謝的心接受你的讚美。

另有左上方可以調整字體大小,左下方可以接受E-mail訂閱文章或是收入書籤。

歡迎有同好者與我一起分享你的喜悅與感動!祝大家閱覽愉快! ~^u^~
read more...

2008年7月3日

【The Other Boleyn Girl美人心機】權利與欲望的延伸


以為這只是單純描述兩性關係或是女人之間的鬥爭嗎?
不,說得更明白一點,【The Other Boleyn Girl】只是把人性的醜陋面搬上了螢幕。

Natalie Portman(飾安)詮釋著女性的剛烈與不擇手段,Scarlet Johanson(飾瑪莉)則是詮釋著女性的溫柔與善良。兩種對比強烈的角色帶來了劇情的張力,即使安是如此地使用心計,到最後也不得不同情她,因為你看到了她脆弱且又回歸到「善」的本質(讓我想到【玻璃假面】的其中一幕)。









【The Other Boleyn Girl】,你會看到人最原始的欲望,在於野心、性與生存。當這些慾望不被滿足時,又或者應該說不懂得知足時,便產生了忌妒與貪婪,這,便是讓人們不幸的開始,也是「惡」的根源,更是人們爭奪了幾千年的理由。

看起來好像是英格蘭國王左右了他們的家庭,但是很多時候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最後,為了生存,才讓情況爆發得不可收拾。

【The Other Boleyn Girl】好比現實狀態的縮影,尤其對於階級制度明顯的更是,窮人攀權附勢,對於有勢的富人來說,那些期望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的人,就有如他們的玩具。玩具也許可以左右主人的心情,但是只有主人有辦法決定他們的生命。

以為現實距離電影很遙遠嗎?事實上,【The Other Boleyn Girl】第一個讓我聯想到的是,親兄弟姐妹為爭財產鬩牆,還有一些女人總是喊著:「我要嫁給有錢人!」

財產,如果贈與的人知道,遺留下來的,會是人和人之間的災難,他們是否還會選擇給予?到底,我們有什麼權利,硬是把別人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是因為曾經互相幫助了很多?那麼,如果是曾經幫助了朋友很多,是否也會說朋友的東西是自己的?難道多了一道血緣關係,就讓這一切變得不同了嗎?是否親兄弟姐妹過得好不好,都與自己無關,只要自己活得好就好了?那麼,家人的意義是什麼?

有時候人們認為是在追求更理想的生活狀態,卻不自覺地掉入了「惡」的陷阱。
「每個人都想靠著女兒提升自己的地位。」安與瑪莉的父親這麼說著。
在過去,女人因為家庭的關係,經常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屬品,甚至成為交換權利、金錢與地位的對象,漸漸地被物化了,好像女人只要滿腦子化妝品、外在裝飾,然後有一點談吐就夠了。但是,這真的是女人要的嗎?

嫁給有錢人,錢,是妳的嗎?如果離婚了,你怎麼辦?在這婚姻生活中,妳,又被擺在哪裡?真的只要「有錢」就夠了嗎?

女人,無論如何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即使是有了家庭以後。這是女人必須堅持的。

片中的安為了生存,差點亂倫,即使她真的苟活了,是否真的能安心度日?
不可否認的,生存的確很重要,甚至貧窮夫妻很少真的不是百事哀的,因為人畢竟不是聖人,但是,當你的生存已經違背了原本的信仰與理想,多少人真的還能樂在生活?

英格蘭國王的罪過,便在於貪圖自己的慾望,明知道會演變出什麼結果,卻挑起女人的戰爭,且棄女人如鄙屣,相信許多人看了義憤填膺也是因為這點。沒錯,因為他從頭到尾在乎的只有他自己,為了生男生女、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

免不了的,現實中也經常發生,但是,必須要問的是,這樣的鬥爭,值得嗎?到最後,是為了什麼而想要佔有?如果不是家人,通常若不是關係很好,朋友間發生這樣的事,也很難再互相寬容。

因為是人,所以我們難免有迷惘的時候,有時候只是走錯一步,接下來卻會跟著錯更多步,這時候,應該做的是,審視自己內心的需要,因為慾望只會無止盡地擴張,必須要學會滿足。只要抓住自己在生命中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就不會迷失了方向。也或許,我們都該為世界的「真善美」作一些努力。

相關閱讀:
【The Other Boleyn Girl美人心機】@ 開眼

延伸閱讀:
介紹一些關於亨利八世的事



read more...

2008年5月25日

汽車廣告排排站

汽車向來是廣告界不可忽視的大宗客戶,有很多好音樂也都是因為汽車廣告而一砲而紅的,或是讓人一再回味的。聰明的汽車業主也懂得為自己的品牌套上深入人心的經典廣告句,且配合時代需求創造觸動人心的感動。

記得前陣子極紅的Mazda3 十二星座廣告嗎?Mazda藉機搭上許多人都喜歡看星座的順風車,他的廣告訴語是「天生驕傲,各有不凡。」背景音樂是王立宏的【Dream Again】。



[ 小插話:個人認為星象學是有些根據的學問,就跟黃曆和風水一樣,但是現在很多網路上流傳的關於星座的假設都有點不太精確,所以有些看看就好。而且如果太相信算命的,反而最後是被算命的牽著走。]

前些個月又有了一個新的Mazda3廣告,以小孩的行為與汽車相互對應,訴語改為「天生獨特,各有不凡」,我個人不太喜歡開頭這種呈現雙畫面的形式,因為容易削弱焦點,記得李安的【The Hulk 綠巨人浩克】裡面也有這樣的處理手法。但是,廣告中的嬰兒和背景音樂顯然為它加了很多分。音樂為Monkey Majik猴子把戲的【閃亮的早晨】,整張【天馬行空】專輯大多都相當地輕快,這裡可以試聽。



還記得多年前的Mazda元氣篇,在互相喊「你好嗎?」這個廣告嗎?


個人對Mazda印象蠻好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廣告(廣告的影響力可見一斑),過去Mazda顯然有一陣子因為定位策略錯誤的關係,造成銷售量不佳,所以一般人心中對於國民車較少會第一個聯想到Mazda吧!

回到正題,會提到這些,是因為最近看到Ford Mondeo的一個廣告,「你+壓力-身段×堅強÷任性,換算之後,你是否還記得真實的自己?」這段話相信很多人應該是心有戚戚焉吧!它還有一個【家庭篇】,不過【工作篇】顯然比較貼近多數人的想法吧!
背景音樂為Daniel Powter 的【whole world around】,記得2006年發行的【Bad Day】嗎?他的歌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難怪專輯會大賣。


其實做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往往還必須面對來自於社會的壓力,有很多時候,即使我們知道如果按照上面的指示會是錯的,但是為了獲得認同,所以我們抹滅自我,期望能夠融入這個大世界(團體認同的力量是很大的)。這最常發生的,「業務」應該屬其一,但是不是唯一。所以,到了最後,除非自己心裡有很明確的底,否則我們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

為了努力地做自己,甚至有時必須捨棄很多,如何在這之中如何取得平衡,就要自己作衡量。


最後,送上一首歌,這是SMAP唱的【世上唯一僅有的花】,共勉之!




read more...

2008年4月9日

推薦【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What on earth have I done wrong?】 山窮水盡疑無路


這次不打算寫什麼劇情。它的長相(形式)有點怪異,這個怪異並不是不好,相反地,卻能夠引起我的一些共鳴。

如果光看片子所做的宣傳,也許可以聯想到一點點,但是可能後來會發現跟自己預期的有些不太一樣。的確,【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屬於記錄一個「生活形態」的片子,但是「劇情」元素的成分比重又不低,所以還是別花時間去定義它,也別設想你會看到什麼,事情會比較容易些。

相較於「流浪神狗人」(因為上映日期很相近,所以想提到一下),【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所要表達的主旨是很簡單明瞭、清楚明白的,主要是描寫一個拍片階段中所發生的很多跟生活有關的事。


看到了這些,突然我有一些話想說。電影,向來是個非常吃錢的投入事業,特別是對於電影的工作者而言,設備要錢、場地要錢、每個員工的毎一天都要吃飯錢,天公若是有時不做美,更是要加錢,所以進度的管控、對於所想要達到「完美」程度的多少,變得很重要,可是有些時候這種事情並不完全能在你所預期的範圍之內,什麼事會發生都很難說。

最後,讓觀眾們享受的卻是那一小時、頂多兩小時多的歡愉,有可能你會印象深刻,也有可能你看過就忘,但是這些都是心血,肯定是有一些訊息要傳達給觀眾知道,領會了多少,都是自己的,能夠真正明白當然是最好,不管怎樣,都不該忘記給予掌聲,好片更是要支持,尤其是國片,畢竟在這樣窘迫的環境下,國片的生存確實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藉由這樣的機會表達自己對「自己家」的關懷。

回到片子上來,【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前半段是很灰暗到讓人想逃的(也有可能是我原本心情太好),裡面所展現的人與人關係上,情緒的表達很深刻,層層包覆的空虛加築在夢想之上,金錢的需求啃噬著生活的感覺,缺了一角的寂寞,似張牙舞爪著要將人拉入深淵。慶幸的是,這個故事還帶有一些幽默感,讓人能夠在哀愁的氣氛中,卻還能哈哈大笑。

雖然這只是一部詮釋遇到困難所產生的心理過程,卻是許多人都有可能會經歷過的「低潮期」,當我們難過的時候,就會自動產生心理防衛機制來保護自己,所以有時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與行為是自然的,可以短期地放縱自己於不快樂中,不過,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將自己的心情轉化或昇華於其他的事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自己獲得解放。

同樣地,不管是發生什麼,永遠不該忘記自己是有選擇的,凡發生過的任何事情都會在生命中留下紀錄,那麼為了實現自我而必須沉淪墮落,是否又真的值得?

社會總是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無可避免的,可以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也可以就是坐在那兒不斷地批評責備。不該為了自己的不快樂尋找藉口,特別是為了釋放自己的壓力、填補空虛,選擇劈腿、背叛、謊言,而賠上與其他人的關係時,因為這都是自己造成的,總是有個可以換個角度思考或是轉個念頭的方法,你選擇了什麼?

看過【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人,我希望都能好好想想這部片到底告訴了你些什麼,如果最後你所得到的只是學習畫面中負面的行徑,那麼你的內心終將無法得到該有的平靜,甚至根本不懂得怎麼愛自己或愛你身邊的人。

只有愛自己、接受自己的人,才懂得怎麼愛別人。什麼好的、不好的情形發生時,都該勇敢地承受,並且相信這些都是人生的磨練,當苦盡甘來時,就會明白這些都是值得的。

越難熬的苦,會讓收成顯得益加甜美。

特映會時,導演有大致說明了一下他的用意,事實上這跟我的想法是相同的。

最後的結尾,可能會讓大家想的是,如果是我,會做同樣的選擇嗎?
但是,其實大可不必想那麼多,因為你不是劇中人,辦法是想出來的,當你懷疑自己時,就相信「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話吧!

read more...

2008年4月8日

推薦【The Edge of Heaven 天堂邊緣】 「認同」只需要一點點心的聯繫
















以下為劇情簡介(為方便沒有機會看這部片的人了解劇情而特地加上,可以選擇跳過。)

---------------------------------------------------->

一個移民至德國的土耳其人阿里,在紅燈區遇見了一位土耳其裔的妓女葉塔,決定付錢希望她能與他共度餘生,只屬於他一人。後來他把葉塔帶回家後,當他的兒子奈賈,德國文學教授,發現葉塔身為妓女,是為了讓愛女接受教育,便對她有了不同的看法。然而,因為急性心臟病發作從醫院回來的父親阿里,卻一再懷疑他們之間的關係,導致一次酒後的失手,意外地將葉塔打死。


阿里入獄後,奈賈決定完成葉塔的遺願,找到她女兒艾妲,幫助她完成學業。艾妲屬於社會抵抗運動的一份子,在這同時,一次遊行示威,她趁亂把警察的槍取走,卻在途中掉了手機,牽連她的同伴,使得她必須躲避土耳其警察的追捕,非法入境到德國尋找她的母親。到了德國,遇見一個願意幫助她的女孩洛蝶,漸漸地,兩人成為相依的情侶關係。對於艾妲,洛蝶的母親蘇珊一直沒有站在很支持的立場,卻依舊遷就著洛蝶,任由艾妲的居留。

在一次道路的警察檢查時,艾妲被捕,因而遣送回土耳其。在這期間,母親已為艾妲付出了一年的律師費用,洛蝶不顧母親反對,堅持要繼續幫助艾妲。就在幫艾妲取她先前不知道的手槍的路上,被小孩搶劫,最後被小孩拿著玩的手槍誤殺。

母親蘇姍來到土耳其,住在先前洛蝶住的地方,也就是奈賈租給她的房間,繼續完成洛蝶的遺願,照顧艾妲,最後艾妲因為示意悔改也出獄了。

奈賈在一次與蘇珊的對話,回顧至以前與父親的對話,原本不願意承認有個殺人犯父親的心情,卻突然發現父親對自己的愛。
---------------------------------------------------->

故事輪流發生在德國與土耳其這兩個國家,所涉及的議題範圍很廣,種族、國籍、宗教、文化、性別。

其中有很多畫面採用相互呼應的方式,來述說「跨越」的意義。例如,葉塔的棺材送回土耳其,洛蝶的棺材送回德國;被釋放的艾妲,與片尾的奈賈,同樣都有靜靜地觀望海洋的描寫鏡頭。

這些人原本都是相互毫無干係的人,卻很自然地湊在一起。



洛蝶指責她的母親「太德國」,過於理性,看著別人有難卻可以選擇不去伸出雙手,但是換作是世界上的許多人,我們可能會先考慮的,大概也是安全等等可以條列一堆的問題,最後乾脆不插手這件事,或者直接把艾妲送去警察局。




對於父親的愛,奈賈與蘇珊對話間的描寫是感人的。
「我記得我曾問過我爸爸,是否同樣會把我奉獻給真主。
小時候,我對這故事充滿恐懼,你知道……,我媽媽很早就去世了。」
「那你爸爸是怎麼回答你的?」
「他說即使與真主為敵,他也要保護我。」
奈賈曾經因為父親感到羞恥,卻在這時他頓住了。



「死亡」是ㄧ種轉折,對於【The Edge of Heaven】裡面的人物來說,藉由死亡,關係獲得直接或間接的修補,然後重生。乍看之下,就字面來看是個結束,卻是個新的開始,亡者的愛,會轉移到思念的人的身上。



當然這部片多少帶點政治意識的色彩。
「歌德反對革命,並不是基於道德倫理的原因,而是因為其難於駕馭,以下這兩段話就足以證明:
『誰願意欣賞寒冬綻放的玫瑰,沉醉於樹木、蓓雷、花朵、所有的一切,只有愚者才會渴望這份沉醉。』
第二段,『我反對革命,因為他們在創造新事物的同時,破壞已有的美好事物。』」這是片中奈賈上課教授的內容,卻一再地被重複。

導演Fatih Akin 經常將主題圍繞著土耳其與德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所產生的種種問題。對他來說,Bush和希特勒差不多,他們都是法西斯主義者,甚至也不願遷就於好萊塢誘人的金額。

土耳其是一個臨海的國家,橫跨歐亞兩洲,雖為歐盟候選國,卻有些會員國不大贊成,部分原因在於伊斯蘭教國家女性地位不平等的爭議,不過,主要還是在於宗教,因為伊斯蘭信仰已經融入生活,縱使土耳其積極地主張政教分離,卻不免有所牽扯。

「古蘭經」是人寫的,作者已死,對於其中的教義只能藉由文字追朔當中的思想來產生定義,加上不同地區背景文化的差異,所以可能的誤解是必然的,譬如,「可蘭經上有寫……,但不代表□□不能……」。

由於現代主義的興起,對傳統「古蘭經」的詮釋有另一番不同的見解,強調由於父權體制歷史進程的發展環境,「古蘭經」上不完全的說法,使得女性地位因而遭受貶抑,且這些現代化的思想並非真的與「古蘭經」的想法相違背。相對於「原教旨主義」(即代表原本的保守傳統思想,這一詞原用於指稱極端保守的基督新教信仰者,後來在1970年代被用來指稱當時眾多形式的伊斯蘭復興運動),現代主義是較符合多數世人心中的標準。

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的是,伊斯蘭的精神是和平的,「原教旨主義」者通常較保守,強調淨化(purify)伊斯蘭信仰的重要性,然而,雖然目前伊斯蘭信仰融入於生活中,卻不免也成為形式,或是無法完全實踐,真正的意義被遺忘與曲解,同時又因與西方社會文化的介入和否定,他們對自身產生矛盾與衝突,進而衍生出較為激進的「伊斯蘭主義運動」(Islamist movements)。宗教,有時已經變成了一種手段。
我們都被教導要有尊重異己言論的雅量,但是卻一再因為「你與我不同」之間而發生衝突,到最後我們堅持與維護的,並不僅只是單純的思想辯正,而是為了尊嚴、權力等複雜意圖。




撇開所有護照上能登入的資料,我們終究也不過是「人」罷了!

一群會感到喜悅、憤怒、痛苦與悲傷的人。










當我們發現別人的存在,開始願意接納彼此時,也許也會懂得對方的感受。

題外話:
電影裡出現一本書叫做「demircinin kizi」,土耳其德裔作家,台灣似乎沒有這本書,如果有人看過,可以分享一下心得嗎?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read more...

2008年4月2日

《德語課 Deutschstunde》也許你不知道……

德語課的圖像
看完《德語課 Deutschstunde》,可以明白這本書為什麼在德國這麼樣地受到推崇與歡迎,因為其反應的不單單只是德國的民族特質,同樣也是戰後的一種反思。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作品,最好是從它的時代背景所衍生的環境下手。




作者描寫的年代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二次大戰後,德國文學便有「戰後文學」的其中一個階段「頹廢文學」的產生,意即早先延續已久的處境,遭到現代化社會重組後的摧毀。海因裏希•伯爾指出,最可怕的在於,現代人對這樣悄然無聲地改變渾然無所覺。有人說,這樣的摧毀是在更早以前,只是同時面對戰敗後的「退」,與現代化的「進」,更讓種種負面的情緒隨之而來,使得當時的文學以帶點諷刺、感慨與悲傷的方式呈現。

西德戰後文學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45年~1949年)即「頹廢文學」,《德語課 Deutschstunde》屬於第三階段(1960年~1970年初),已脫離當時的悲傷,卻有文學政治化的傾向。

事實上,戰爭也影響了許多其他藝術家的表現,例如Joseph Beuys(喬瑟夫•博伊斯)和Pina Bausch(碧娜•鮑許)。


過去很多人一想起德國人,便聯想到納粹、猶太人與世界大戰的往事,所以對於德國人一直抱持著一種不怎麼喜歡的想法。但是對於德國人來說,納粹過去的行徑,他們也不覺得光彩。很多年以前,有次我朋友開玩笑地刻意在德國朋友面前行納粹式敬禮,便被警告不要做那樣的動作。《天使走過人間》一書也曾經提到ㄧ句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希特勒。」如果在當下的是你,你也可能會做同樣的事情。

在《德語課 Deutschstunde》中,傳達得便是ㄧ種對自身民族的矛盾情緒,同時暗示著納粹政權底下扭曲人性的負面意涵。主角西吉的父親是警察,為「履行職責」,沒收好友畫家南森那反政府的作品,甚至在戰爭結束後,仍陷入於「履行職責」的行動中。西吉為保護南森的作品避免遭到毀壞而行竊,如同他父親一樣,遠超乎他必須做的。最後被逮,而開始了對過往記憶的書寫。

透過西吉的筆下的回想中參雜一些幻想,偶爾穿插其他人描寫西吉的文章,人物角色生動地從那一幕幕場景中鮮活地走了出來。西吉個性並不強烈,因為一些原因,引發了偏執的可能,但是在越發極端的行為之下,隱藏著的卻是ㄧ份善良勇敢的心意。那些不了解他的,拿著放大鏡檢視他的所作所為的學者,任意解讀一番之後,都可以成為另外一些陌生的精神疾病,這又是ㄧ個諷刺「知識掌權者」的例子。

另外,「藝術」一詞,在不同的時代皆有不同的意義和重要性。經由禁止畫家南森進行創作一事,也可以瞭解藝術滲透人心的可觀性,所有的思想都隱藏於言語之下,感官的體驗交流中。若說「藝術」單純只為「美感」存在,而沒有其深度內涵,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淘汰,也是必然的事。


即使在這樣資訊化的時代,對於其他的國家,我們所知道的還是很有限,尤其如果使用著我們不熟悉的語言時。作者藉由這樣的敘述,期待被了解的並不只是一個故事。人性本身就存在著很多種可能,只要懂得自省、努力與改變,我們每個人都該擁有允許被包容和被鼓勵的空間。


延伸閱讀:



read more...

《直覺Intuition》利益與良心的天平

直覺的圖像
一開始想要看這本書的動機,很單純的是因為它的書名吸引了我。

這本書並沒有想像中的精采,卻有一些值得拿出來討論的部份。

實驗室這個主體就好像一個社會,其中有很多追求真理的人,也有重視名利的人。不管他們有著什麼樣的個性,他們每個人都是抱著希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

克里夫為了自己過去幾年曾經投入的心血,擔心一切將跟著截止日期的到來而停擺,所以選擇了謊言,抱著「一旦開始,就不打算停止」地一路隱瞞下去。也許是貪婪,也許是習慣性地渴求眾人的矚目,山迪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而讓這場風暴越是爆發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都傾向於相信自己想聽到的聲音,所以即使是嚴謹的瑪莉安,實驗室的管理者,也按捺不住潛意識的騷動。抑鬱難伸的若冰起先帶領她揭發真相的,是忌妒,卻到後來因為瑪莉安的丈夫賈可柏有意地引導,逐漸掀起背後所隱瞞的事實。

整個故事蘊含著台面底下流動的複雜人性。其中受到最大責難的是若冰,在整個過程中,飽受許多實驗室其他人員的另眼相對,因為是她開啟了質疑聲浪的大門,讓這個實驗界充斥著懷疑與不安,到最後甚至無法面對曾經一起工作的夥伴。

為什麼追求事實卻讓人如此躊躇?為什麼明明是說出個事實,但在面對夥伴時會感到怯懦?
因為若冰想要得到的,只是一個真相的還原,與自身的清白,而不是看到別人因為這個事實所產生的不幸。

這讓我回想起當初所看到的樂生影片,這件事之中,因為牽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有人做錯了。
【投名狀】裡,正直有情的龐青雲,受到誘惑,殺了自己的義弟趙二虎,他也做錯了。
【血鑽石】裡,為了擺脫苦難的丹尼,為了鑽石,也差點做錯了。

這個世界有太多誘因,一再考驗著我們的良心和對於是非的判斷。

這些犯錯的人,他們是好人嗎?
在其他情況下,也許是,他也許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或好兒子。
迫於無奈或是慾望(有時慾望真是害人不淺),他們做了選擇,會危及他人利益或生存的選擇。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克里夫,山迪,瑪莉安,若冰或是其他人,而我們也都有可能做相同的選擇。但是,不管是面對什麼樣的情形,最重要的,還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良心」是會跟隨自己一輩子的。

read more...

隨機文章

Powered by Stuff-a-Blog

標籤雲 Tag Cloud

Powered By Blogger
Clicky Web Analytics